第1章緒論1
1.1模糊數(shù)學發(fā)展2
1.1.1哲學基礎2
1.1.2萌芽與初創(chuàng)2
1.2不確定性與模糊性4
1.2.1普遍存在的不確定4
1.2.2模糊性是不確定性在邊界的表現(xiàn)6
1.3模糊數(shù)學的應用8
1.3.1模糊數(shù)學的普遍應用8
1.3.2控制領域――模糊數(shù)學大顯身手9
1.3.3大數(shù)據(jù)時代――模糊數(shù)學的新機遇10
1.4預備知識11
1.4.1集合的基本概念11
1.4.2集合的表示方法13
1.4.3集合的運算及其性質(zhì)14
1.4.3關系15
1.4.4映射18
1.4.5經(jīng)典二值邏輯19
習題20
第2章模糊集合23
2.1模糊集合概念24
2.2隸屬構(gòu)造函數(shù)27
2.2.1概述27
2.2.2模糊統(tǒng)計27
2.2.3模糊分布29
2.3模糊集合代數(shù)運算32
2.3.1模糊集合的并、交、補運算32
2.3.2模糊集合的性質(zhì)33
2.4截集35
2.5分解定理38
2.6模糊集合的度量40
2.6.1模糊集合間的距離41
2.6.2模糊度43
2.6.3貼近度45
2.7凸模糊集合和模糊數(shù)47
2.7.1區(qū)間數(shù)47
2.7.2區(qū)間數(shù)運算49
2.7.3區(qū)間數(shù)運算的代數(shù)性質(zhì)50
2.7.4區(qū)間數(shù)的度量理論54
2.7.5區(qū)間寬度的性質(zhì)56
2.7.6凸模糊集58
2.7.7模糊數(shù)59
習題68
第3章模糊關系及模糊關系方程71
3.1模糊關系基本概念72
3.2模糊矩陣與截矩陣75
3.2.1模糊矩陣及其運算75
3.2.2模糊矩陣運算性質(zhì)76
3.2.3模糊矩陣的截矩陣77
3.2.4模糊矩陣的轉(zhuǎn)置77
3.3模糊關系合成78
3.4模糊關系的性質(zhì)80
3.5模糊相似關系和等價關系87
3.6模糊關系方程89
3.6.1模糊關系方程基本概念89
3.6.2求解模糊關系方程的理論基礎91
3.6.3求解模糊關系方程的一般方法94
3.6.4求解模糊關系方程鏈式方法100
習題105
第4章模糊映射與模糊變換107
4.1模糊映射108
4.1.1投影與截影108
4.1.2模糊映射111
4.2模糊變換112
4.3擴張原理114
習題120
第5章模糊聚類與模式識別123
5.1模糊聚類124
5.1.1正規(guī)化過程124
5.1.2標定過程125
5.1.3聚類過程127
5.2模糊模式識別136
5.2.1最大隸屬度識別法136
5.2.2擇近原則識別法139
5.2.3基于模糊聚類的模式識別基本方法141
5.2.4模糊模式識別的應用141
習題144
第6章模糊決策與模糊規(guī)劃147
6.1模糊決策148
6.1.1綜合評判方法148
6.1.2二元對比排序方法151
6.1.3意見集中方法156
6.1.4權(quán)重的確定方法158
6.2模糊規(guī)劃169
6.2.1模糊極值169
6.2.2模糊線性規(guī)劃172
6.2.3多目標模糊規(guī)劃179
6.2.4多目標規(guī)劃的模糊最優(yōu)解182
習題185
第7章模糊邏輯與模糊控制189
7.1模糊邏輯和近似推理190
7.1.1模糊邏輯190
7.1.2近似推理192
7.2模糊控制基礎195
7.2.1傳統(tǒng)控制方法及其局限性195
7.2.2一維與二維模糊控制器196
7.3一維模糊控制器197
7.3.1模糊控制原理198
7.3.2一維模糊控制器應用實例203
7.4二維模糊控制器208
7.4.1模糊PID控制器208
7.4.2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212
7.4.3模糊控制器的穩(wěn)定性分析214
習題215
符號表217
參考文獻220